“提前1个月复工复产,连续9个月盈利4050万元,荣获吉尔吉斯共和国奖状,新华社专题报道”,翻开2024沉甸甸的发展“成绩单”,有海外耕耘载誉而归的喜悦,有实打实的经营业绩数据,有精准施策的两轮改革成效,有可感可及的海外职工福祉。张文琪董事长在会上提到,这些成绩更加凸显了中大石油项目落实“中国—中亚峰会”的实践成效。省国资委任国书记表示,中大石油项目是国家项目,事关国家和陕西省形象。从停产困局到盘活盈利的逆袭之战再到中吉友好合作的“金色名片”,中亚能源以“中国速度”“中国技术““陕煤担当”“中大精神”闪耀着“一带一路“海外发展璀璨之光。
让我们通过“三大变化”,一览中亚能源令人振奋的海外发展“成绩单”。
第一个变化:项目重启复工焕发新的生机
面对项目四年停产、设备闲置、管道腐蚀,陕煤集团给政策、注资金、援技术、供人才。中亚能源校准战略方向,打响复工复产攻坚战,创新内部协作,组织400余人、10多家陕煤兄弟单位提前1个月完成检修,节约检修费用5000万元,7月10日全面复工复产,产品时隔4年再次进入吉国及中亚市场。积极推进提标改造项目,签订投资协议,开创性获得诸多优惠政策,8月30日隆重举行项目奠基仪式,中大石油重启复工和升级改造项目推进得到了中吉各界的高度认可。吉尔吉斯斯坦扎帕罗夫总统亲自授予中大石油“吉尔吉斯共和国奖状”,中亚能源荣获吉尔吉斯共和国内阁表彰,中大石油获“吉尔吉斯斯坦经济特殊贡献优秀企业奖”,吉尔吉斯斯坦国家级报纸连载三期专题报道。
第二个变化:产供销协同作战力求效益最大化
“供销两头在外、网络瘫痪”是影响项目运营的一道“鸿沟”。为灵活有效对国际市场变化,中亚能源全面创新生产经营策略,用好用足吉国优惠政策,深化“内部协同+外部开拓”模式,在吉三家子企业错位发展,打好发展组合拳。首次启动直馏汽油代加工业务,创新来料加工模式,开展原料油和成品油置换贸易,赊原料以成品抵原料款,成功将原料供应和产品销售深度绑定。积极推行“大客户战略”“区域独家代理”“冠标联营”等模式,布局油品贸易和增值服务领域,油款由全部预付变为货到5-10日内付款。多方促成催化柴油回国事宜,为其他油品回国提前拓展渠道。目前,以哈国和吉国本地为主的原料供应渠道已重新构建,产品内销出口齐头并进,首次实现向阿富汗、乌兹别克斯坦、塔吉克斯坦、阿塞拜疆和格鲁吉亚等国出口,海外项目蹚出了自我循环和自我造血的发展新路子。2024年中大石油复工复产账套5-12月份共盈利4032万元,26座加油站、天山建筑、吉油气打赢扭亏为盈翻身账,油气公司、天山建筑共实现盈利792万元。
第三个变化:党建引领改革攻坚树好陕企海外形象
中亚能源用党建“一面旗”引领全局“一盘棋”,优化法人治理结构,海外重大事项提级管理;阶段性解决历史遗留问题,签署不跟投三方协议,为解决混合所有制企业同股同权、融资担保等问题探索出了方向;强化三基建设、完善融合机制,重大任务和关键时期通过党员带头、突击队攻坚、干部蹲守一线等方式,充分发挥“三个作用”,在强化统揽中凝聚合力。
先行先试,完成两轮改革攻坚,实现了“指挥中心前移、管理中心前置、政策倾斜海外”,两级管控转为“大统一、大扁平、大部室”的“一套人马,四块牌子”运行。全面取消高管层、三级企业班子副职设置,实行海外总裁办轮值制度、国内外轮岗制度。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上,让专业人干专业事,全员重新竞争上岗,中层竞聘上岗率71%,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率14%,80、90后年轻干部占比74%。深化校企合作,推进人才“本土化”战略,建成吉国培训中心,联办中吉石油化工学院、中亚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,为海外发展厚植人才沃土,海外主营主业实现了轻装上阵。
站在新起点,奋进新征程!2025年,中亚能源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,聚焦高质量发展主责主业和主题主线,持续深化拓展“三个年”活动,一以贯之围绕“八个聚焦”,深耕“四种经营理念”,以“技术先进、治理现代、发展安全、效益良好、充满活力“为奋斗目标,挺膺责任担当,加快推进中大石油油品提标改造项目落地,统筹抓好产供销协同发力,发展好中大产业园,推动海外项目向“转型升级、集群发展”全面升级,全力以赴打造陕西省海外发展示范基地。
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