油浆长输管道的投用,是公司以“营销思维”重构生产逻辑的生动体现。通过分线输送,原料油与油浆装卸效率同步提升,催化装置运行周期进一步延长。管线贯通后,储运区装车能力显著增强,油浆可直接通过火车外运,彻底打通“产—运—销”链条,为“一带一路”沿线能源基础设施高效联通提供了保障,推动区域产业链协同升级。
在极寒天气与复杂地质条件的双重考验下,公司施工团队以“三特”精神保障工期,锤炼出一支技术过硬、作风顽强的专业队伍。这一项目的成功,既是陕煤集团“四种经营理念”在中亚能源海外项目生动实践的鲜活案例,也为公司深化自主创新、拓展国际中吉能源合作提供了战略支点。公司将持续以理念为引领,在降本增效、技术攻坚、市场协同中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。(陈军义 赵上墒)
面对建设资金紧张的压力,公司坚决贯彻“过紧日子”理念,摒弃传统外聘施工模式,统筹内部力量组建自主施工团队。施工期间,团队灵活调配资源。下雪天组织人员在厂房内预制管件、优化方案,晴天集中力量推进现场作业;安排轮休时,通过骨干分组搭配,确保施工进度全天候无间断。同时,采取“白+黑”接力模式-白天现场作业、夜间优化方案,攻克低温焊接工艺、材料精准吊装等技术难题,显著节省外聘成本。
技术突破提效率
公司项目团队以“赚钱思维”为导向,聚焦技术攻坚与资源整合,针对管线需跨越大河、高压输电线路及主干道的复杂工况,创新采用模块化预制和分段吊装技术,优化施工流程;通过改进焊接工艺参数和材料选型,降低后期维护压力。技术突破不仅保障了工期,更使管线投用后物流效率显著提升,为催化装置稳定运行和成本优化提供了坚实支撑。
换位思考破难题
在项目推进中,公司始终以“乙方思维”审视需求,强化跨部门协同。设备管理部提前制定动火预制方案,调整管线走向以匹配储运区装车台操作规范;安全环保部全过程监护,排查风险隐患,确保人员与设备安全;综合管理部协调当地交警部门封路配合,保障主干道施工安全。这种以需求为导向的协作模式,不仅提升了跨部门效率,也为中吉能源合作项目积累了协同经验。
彻底打通产运销链条